當AI技術遇上基礎教育,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?5月23日,煙臺第八中學面向全校教師開展了“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與AI技術教學應用”專題培訓會,通過“平臺+AI”雙引擎驅動教學模式創新,展示了科技賦能教育的新實踐。
學校通過創新構建的“三段五環”教學模式,努力實現教學場景的全程數字化覆蓋。在物理教學案例《熔化和凝固》的講解中,教研室副主任劉鳳翔系統呈現了智慧教育平臺在課前、課中和課后的全流程應用,靈活使用平臺的海量資源,真正發揮激發學生興趣,精準把握學情的作用。

“AI工具正在重塑傳統課堂的邊界。”劉鳳翔主任與老師們分享了Deep Seek、豆包、即夢以及虛擬實驗室等工具的操作技巧與教學案例,幫助教師掌握數字化教學手段;介紹了智慧中小學平臺新增的AI作文批改、英語作文潤色等功能,助力提升 語文、英語學科的教學效率;老師們還了解到利用九章數學智能診斷系統,可以精準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,為分層教學提供數據支撐。
煙臺八中的實踐體現了基礎教育正從“技術輔助”向“智能融合”階段轉型。隨著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深度應用,以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模式或將成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范式。未來,煙臺八中將繼續在智慧教育領域積極探索,打造高效課堂新樣態,為教育教學注入科技動能,促進科技與教育的“雙向奔赴”,為培養未來人才開辟了更廣闊的路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