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1日晚,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路特斯(LOT.US)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。2024年1-9月,汽車交付量超過7600輛,同比增長136%。2024年1-9月,路特斯總收入為6.53億美元,同比增長105%;服務收入為2,900萬美元,同比增長129%。交付量超過7,600輛,同比增長136%;其中,歐洲市場繼續擴張,前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372%。
2024 年前 9 個月的總收入為6.53億美元,同比增長 105% 。其中汽車銷售額為6.24億美元,同比增長104 %。服務收入為2900萬美元,同比增長129%。路特斯前九個月的毛利率為 9%,而 2023 年同期為 11%。分開來看,汽車的2024 年前 9 個月的銷售毛利率為7 %,而 2023 年同期為 10%,主要原因是去庫存。而2024 年前 9 個月服務收入的毛利率為 55%,而 2023 年同期為 28%,原因是高利潤的技術相關收入增加。
由此,路特斯2024 年前九個月的營業虧損為 5.98 億美元,同比增長 18%。2024年前九個月凈虧損為6.67億美元。不包括股權激勵費用,2024年前九個月調整后的凈虧損(非GAAP)為6.33億美元,同比增長20%。2024 年前九個月,調整后 EBITDA(非 GAAP)虧損 5.63 億美元,同比增長 16%。 
不過,在2024年第三季度,路特斯全球化擴張提速,穩步推進新市場交付。Emira開始在南非和印度交付,Eletre開始在日本、韓國和菲律賓交付。公司針對北美市場推出Eletre Carbon高性能車型,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開始交付。Eletre(SUV)和Emeya(GT,Sedan)的高定和限量版也在第三季度開始交付。從今年的財報業績來看,路特斯的經營還沒有好轉的跡象,也正是如此該公司改變了此前的全面純電化的目標。
近日,路特斯CEO馮擎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“燃油車仍有很長的生命周期”。它認為,純燃油、純電動、混合動力、增程都是一種動力表現形式,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,需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最佳的解決方案。 
具體到路特斯所在豪華市場,馮擎峰表示,由于傳統八缸或十二缸發動機已提供強大的性能和優秀的駕駛體驗,這導致純電車在豪華車市場的滲透率較低。基于這種判斷,路特斯正在研發“路遙超級混電技術”。在這種技術下,結合超快充和渦輪增壓內燃機,力求將續航延長至 680 英里(約 1094.35 公里)。
馮擎峰認為,在高端市場,電動化的優勢并不明顯。“豪華車的發動機本就非常強大,駕駛體驗相似,無論是八缸還是十二缸發動機,表現都很出色。”他透露,路特斯曾因混合動力系統在駕駛感受上的妥協而拒絕使用 PHEV 版本。PHEV 需要每天充電才能充分利用電動部分,而增程式車型雖然提升了電動實用性,但當電池電量耗盡時,依靠內燃機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可能會導致性能下降。
“路遙超級混電技術”車型將采用900V電氣架構、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電池組的組合,將提供1094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以及堪比換電的充電速度,以滿足消費者對性能與長途駕駛的需求。相比純電車型搭載的800V的超級電動技術,“路遙超級混電技術”將能夠讓高性能的駕駛體驗和長續航共存。
目前,“路遙超級混電技術”已經進入整車試驗階段,預計將于2026年搭載在相應產品上。至于該技術是會搭載在全新產品上,還是推出現有產品的混動版本車型,尚不清楚。此外,路特斯還正在研發6D智能底盤,以彌補電池帶來的車重增加、操控更難和能耗增加問題,進一步提升測量的操控性能。
由此,路特斯基本放棄了此前的純電路線。在此之前,已經不少品牌放棄全面電動化的目標。比如沃爾沃、奧迪、奔馳等放棄了此前定下全面電動化的目標,將這一目標延后。
在2018年,路特斯發布了“Vision80戰略”品牌十年復興計劃。該戰略提出,路特斯要全面轉向電動化、智能化。路特斯希望,用十年的時間把自己打造為世界純電豪華第一品牌、純電跑車第一品牌。目前,路特斯已經推出了全能公路跑車Emira、純電超跑旗艦Evija、純電超跑SUV Eletre和純電超跑轎車Emeya共計4款車型,售價基本在60萬元-150萬元。
從產品層面來看,據馮擎峰透露,路特斯車主每年平均行駛里程達 3 萬公里,這對車輛的續航能力和補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而電動車對于續航和補能速度方面的限制性,讓部分消費者對全電動戰略感到不滿,也影響路特斯銷量的進一步增長。
考慮到目前純電產品的市場容量和盈利性都比較差,而混動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和盈利性都更好,這也為路特斯找到拓展市場和改善經營找到了一個新支點。混動產品的到來,也會使得路特斯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好的接受度原因在于,從車輛本身來看,高性能會影響車輛的能耗表現;從外部環境來看,在補能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海外市場,插混、增程等混動車型也會更受歡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