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動汽車電池存在快速失效的風險,有時還會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起火。據外媒報道,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(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)正致力于提前識別此類故障,以便為車輛乘員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。盡管電動汽車已配備能夠探測鋰離子電池性能問題的系統,但此類系統并不關注迫在眉睫的安全問題。

電池故障診斷系統測試(圖片來源:桑迪亞國家實驗室)
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電池安全研究團隊成員Alex Bates表示:“電池起火的特性會因故障模式的不同而不同,一些電池的自燃會持續數小時,而其他電池這可能突然發生劇烈的火情。當電池開始不受控地溫度升高時,最終就會引發火災。”
目前電池管理系統中的測量手段僅涵蓋溫度與電壓數據,屬于電池安全事故的滯后性指標,這意味著在電池即將起火或已經起火的情況下,系統才會發出警報,而此時為時已晚。
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電池安全研究團隊負責人Loraine Torres-Castro表示:“我們的重點在于延長預警時間,目標是讓診斷系統能夠提早預警,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將車安全停下,乘員安全撤離車輛。此外,最終目標是將此類預警系統集成至汽車的儀表板中。”
為了實現上述目標,Torres-Castro及其團隊一直在電池濫用測試實驗室(Battery Abuse Testing Laboratory,BATLab)對單個電芯和電池組利用現有的商用診斷方法進行測試。她表示:“我們的目標是針對不同故障(表現出不同反應并需要定制診斷的)對商用解決方案進行基準測試。一刀切的方法并不適用所有故障類型,我們致力于尋找能夠針對特定故障條件、電池化學特性以及電池工程提供早期預警的專用工具。”
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在該研究中占據獨特地位,不僅歸功于其BATLab,還因為其研究團隊具備廣泛的專業知識,精通材料科學、電化學、工程學,尤其重要的是,了解電池如何失效以及失效原因。
2024年年初,《美國化學學會期刊(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)》刊載了一篇有關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該項研究的論文,引發了廣泛關注。Bates表示:“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研究,業內對該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。此外,該領域尚未得到充分探索。該論文極大地推動了該話題的討論,特別是將電動汽車電池安全的問題推向臺前。”此外,該論文重點介紹了用于探測故障跡象的技術,其應用范圍不僅限于電動汽車電池。Torres-Castro解釋道:“我們正與一家韓國機構合作,評估該項技術應用于電網儲能系統的潛力,我們所討論的是大型電池應用。”
下一步工作
Torres-Castro和Bates都認為,在電動汽車電池故障探測領域仍有很多研究工作亟待開展。“下一步是深入理解現有技術的局限性,并將機器學習算法應用于數據集,我們還需要探索其他分析信號的方法,以確保探測過程既迅速又準確,同時避免誤報。”
另一個重點關注領域是提升傳感器技術,使其不僅能夠發出警報,還能夠激活緩解措施。例如,在收到預警時,該系統能夠觸發電池的熱管理系統,以開始給電池降溫。下一步,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將在實驗室中拆解電動汽車的電池組,并以不同的規模進行測試,以評估當前市場上診斷工具的有效性和局限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