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十一”大促的第一波羊毛,你薅到了嗎?然而活動開啟不久,已有多位電商主播被質疑在直播間“清庫存”。
比如胡可直播間售賣的某品牌面霜套裝的體驗裝有效期僅剩9個月。還有李佳琦直播間出售的某品牌電動牙刷組合套裝,新舊混發的做法,被網友直指為“清倉”。更令人詬病的是,主播在直播時都未明確提示生產日期,商品詳情頁也無批次標注。
事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商家回應的邏輯:化妝品強調了進口到銷售的時間差,電動牙刷強調了未開封不影響使用,但都對消費者的知情權訴求輕描淡寫。直播間作為銷售渠道本應該承擔更嚴格的信息披露義務,但現實中卻把解釋權甩給品牌客服。這種“賣貨時激情澎湃,售后卻置身事外的態度”,正在透支頭部主播多年積累的信任資本。
大促期間清理舊批次商品本無可厚非,但若隱瞞關鍵信息,就涉嫌利用信息不對稱誤導消費者。更會消耗消費者的信任。“雙十一”的熱度背后,消費者的熱情與信任終究有限。平臺與電商該思考的,不是套路多深,而是能否真正尊重消費者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