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11”電商購物節進入第17年,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簡化玩法,通過融入技術來提升效率,而不斷拓展半徑的即時零售服務的加入,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新體驗。
“以前只是在平臺上下單買奶茶、小吃,現在買衣服也能像點外賣一樣,點完單等一會兒就送到家了,真挺方便。”周一傍晚,林女士收到了學校通知,孩子參加的社團活動第二天需要穿統一服裝。她趕緊下單,僅半小時后,一套合身的運動裝就送到了家。
線上下單、門店發貨,小時級乃至分鐘級送達,即時零售的購物體驗讓人們“所想即所得”,也將消費熱潮從線上延續到了更廣闊的生活場景。首次參與“雙11”的京東外賣業務負責人透露,“雙11”開門紅以來,平臺合作的前300家餐飲品牌日均訂單量較外賣業務上線首月增長13倍。
京城商場也加入了“雙11”大促。北京合生匯廣場的機器人快閃店內,人形機器人憑借靈動的形態吸引了最多目光,占據全場“C位”。市民秦先生正與機器人進行象棋對決,經過多輪對戰,意猶未盡的秦先生對這臺機器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準備等價格合適的時候就出手下單,“家里老爺子愛下棋,身邊沒人的時候還能跟機器人來一盤解悶兒。”
來自電商的數據顯示,天貓“雙11”開售不到兩小時,蘋果官方旗艦店iPhone系列成交額超去年全天,AirPods 4、Apple Watch S11、iQOO15、任天堂Switch、小米17 ProMax等熱銷新品首小時成交額均破千萬元。“雙11”期間,淘寶使用AI對平臺20億商品庫進行智能梳理,帶動購買效率提升25%。
京東方面,基于融合AI產業應用與物流科技打造的“超級供應鏈”,平臺“雙11”首日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超117%、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2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