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三軌交通到地下智能物流,這座“編織城市”不僅是科技實驗,更揭示企業應如生命體般,由人與AI共同驅動進化。
最近,豐田正在日本富士山下,進行一項人類歷史上可能最大膽的實驗——建造一座叫“編織城市”的未來之城。
它的目的只有一個:讓人類和AI,在一個真實的城市里,共同生活,一起進化。
第一眼看,大家可能會被它的道路系統震撼。
這座城市沒有我們熟悉的主干道,而是把路分成了三種:
- 一種,只跑高速自動駕駛汽車;
- 一種,給電動滑板車這種慢速工具;
- 還有一種,是給行人的花園小徑。
這三條路像織布一樣,交織在一起,讓整個城市的交通,高效又和諧。
但真正讓我感到頭皮發麻的,是這座城市的地下。
一條完全由AI機器人控制的物流網絡,像城市的神經網絡一樣,把所有貨物,通過地下隧道和加壓管道,自動送到每家每戶。
大家看明白了嗎?地上的道路、地下的隧道、天上的網絡、家里的設備,所有的一切都被連接起來,由一個統一的AI大腦進行調度。整個城市,不再是一堆鋼筋水泥,而是一個巨大的、活著的智能生命體。
很多人看到這里,會驚嘆科技的偉大。
但是,當我們作為一個創業者,看到這張藍圖的時候,我看到的不是一座城市,我看到了未來所有公司的終極形態。
我把這個模型給大家翻譯一下:
第一,地上那三條路,就是你公司的“信息流”
那條高速自動駕駛的路,就是你公司的“戰略指令流”,從CEO到一線,必須暢通無阻,不能有任何堵塞和信息損耗。
那條給滑板車的路,就是我們公司的“跨部門協作流”,需要靈活、高效,讓不同團隊能隨時鏈接。
那條花園小徑,就是你公司的“文化與人際關系流”,需要溫度,需要關懷。
現在你想想,我們的公司,信息流是哪種路況?是不是經常在“戰略高速路”上,堵得一塌糊涂?
第二,地下的AI物流網,就是你公司的“資源供應鏈”
編織城市把所有復雜、繁瑣、低效的物流環節,全部“沉入地下”,交給AI去自動處理。
這給我們的啟發是什么?
一個優秀的公司,也應該把復雜的供應鏈管理、財務流程、資源調配,“沉入地下”,交給一個強大的“企業AI大腦”去處理,讓我們的員工,從這些重復性的工作中被解放出來,聚焦于真正的創新和創造。
